公安科技与警用装备
日期:2019.03.12   来源:湖南检信智能
检信ALLEMOTION

公安科技与警用装备

公安科技建设和警用装备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中国警用装备建设必须确立的一个重要观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产物。它有两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公安领域的巨大威力,二是要激活公安人员的无穷才智。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以高科技为主体的警用装备",在二十一世纪,就是要以"金盾工程"为龙头,带动整个警用装备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金盾工程。

    在"十五"期间要基本建成全国公安信息通信网,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具体有以下几项指标:
    
    
1)要在全国地()以上的公安机关基本建立卫星信道和地面信道互为补充、互为备份的公安综合通信系统。通过租用卫星转发器和建设卫星地面站,组成公安卫星通信专网。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要建立公安超短波无线通信网,基本达到覆盖本地各级公安机关工作的需要。地()以上公安机关,应配备手段齐全的通讯指挥车。

    3)完善国家犯罪信息中心(CCIC)和省、市分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犯罪信息的实时传递和综合利用。要扩大信息覆盖面,增加信息种类和储存量,逐步建立"被盗抢枪支"、"犯罪嫌疑人员资料"等数据库。建立健全信息采集、上报、管理和查询的业务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应用水平。

    4)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公安业务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基本达到100%的区、县基层科、所、队都配备计算机,其中95%联入公安信息网络。实现人口信息、车辆及驾驶员信息、交通违章信息、刑事案件信息和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监管信息、涉外信息、经侦信息、派出所综合管理信息、禁毒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

    (5)初步建成公安指纹信息管理与协查网络。按照分级分类的管理原则,在公安部、省级公安厅局以及部分地市以上公安机关建成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建成并管理捺印指纹信息库和现场指纹信息库。在公安部建立全国重、特大案件现场指纹库。

    6)建成一个国家级犯罪物证鉴定中心;建立起包括刑侦、安检、消防、交通管理和防伪等器材的实验、生产基地;将警用武器序列纳入国家兵器工业发展计划;在北京等大城市装备警用直升机;重点加强巡逻警察用车、防暴队用车、囚车和刑事技术现场勘查车等特种用车的装备。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金盾工程"对警用装备建设的带动作用。公安通信系统要为"金盾工程"提供高效、安全的信道,就必须配备与之相应的高技术装备。因此,正在建设中的公安通信系统,要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要建立部、省、市三级宽带综合业务通信网络,具有多种加密手段,实现语音、数据、图象、图片等信息迅速精确的综合传输。这必然会带动通信装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05,将在公安部建成可以承载全国公安有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网控制中心和全国公安信息网络控制中心等各项现代化设施的8万平方米的全国公安指挥大楼。

二、警用装备建设的具体规划。

    1)刑事技术装备。按照《刑侦技术装备标准》,建成一个国家级犯罪物证鉴定中心和省级分支机构。结合实战、办案需要,加强对基层装备实用的现场勘查和物证提取设备,力争使刑事技术工作为侦破重大、特大刑事犯罪案件提取线索,证据率达到90%以上。为此,还要进一步建设公安部专用的刑侦技术器材实验、生产基地。

    2)拘押收教场所装备。要尽快制定、完善拘押收教场所的装备标准,有重点、分步骤地改善拘押收教场所装备落后现状,进一步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

    3)警用器械及特种器材。我国警察目前装备的武器,如手枪、步枪、冲锋枪等,基本上都是军用枪支。这些武器的性能与公安的实战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根据;《警察法》中保护人民警察进行正当防卫的规定,要研制开发适合我国警察性质、特点的武器系列,要将警用武器序列作为国家轻武器的一大种类,纳入国家兵器工业发展计划,申请专门经费研制和开发。

    4)交通工具。

    一是直升机作为多用途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有着其它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已为各国警方广泛采用。 到2015,我国将在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等重点城市建立直升机大队,每个大队至少配备3架警用直升飞机,主要执行追捕、救援、现场指挥、消防和交通管理等紧急警务任务。

    二是特种车辆。重点是加强巡逻用车、防暴队用车、囚车和刑事技术现场勘查 车的装备,根据《公安机关警务用车编制标准》,2015,要逐步配齐并按规定更新。同时,还要加快研制和配备消防队高层建筑消防车和警用通信指挥车等特种警用汽车装备。

    三是水上公安船艇装备。"十五"期间,全国内河、沿海地区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下发的《公安内河船型系列》、《水上公安机关内河船艇配备标准》,逐步配备船艇。争取在2015年底前全部达标,保证内河、沿海地区各级水上公安机关都按标准配有能满足业务需要的船艇。

    在今后的警察装备工作中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即对全国的警用装备建设要制定标准,统一规范,以公安科技建设推动公安装备建设,向公安科技和公安装备建设要警力。建立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公安工作所必须的经费,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对公安机关的投入。

    随着现代科技以及公安科技的发展,公安的战斗力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装备的水平,特别是高科技装备的水平。公安部门各级领导要增强科技意识和装备意识,真正能够下大力气,稳步推动装备建设,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好的现代化装备。

    广大干警,不管从事什么具体工作,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意识,要能够掌握和使用现代化的装备。于对高技术装备,现在有的同志见到就怕,不知从何下手,不敢用,甚至拒绝用。有些地方是没设备。也有的地方是有设备没人会用。公安民警应尽快掌握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装备的水平。各级公安装备部门要加强工作,不断提高公安装备工作的水平,为公安部门真正实现装备精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
  • 检信智能圆满完成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参展工作
    检信智能圆满完成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参展工作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于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展示会全面展示了科技创新成果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实验室设备、信息化设备及教学软件、功能/学科教室设备,AI心理测评、音体美设备等,涵盖教育领域各个应用场景。参展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255家,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3%。 检信ALLEMOTION 多维度心理情绪测评系统依托机器红外视觉识别技术采集人脸视频数据,结合心理计算大模型及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架构,预测筛查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本次展会与广大客户群体深入交流学习,获得了很多用户意见及认同,对我们检信品牌AI心理情绪识别具有很大的价值与作用。 湖南检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语音情绪识别,人脸表情识别,面筛情绪识别,眼动情绪识别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的人工智能型企业,并结合湘雅医学院心理专家团队心理情绪分类模型,首创检信 Allemotion OS心理情绪开发平台, 应用开发有多维度AI心理测评系统、岗前安全评测系统和心理意图分析系统等主导产品。 检信智能聚焦于心理情绪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经过8年的企业创新发展历程,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2019年获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21年获得国防科大国科平台优秀创新奖,2022年非接触式无创伤心理情绪监测核心技术荣获国家科技部发明创新创业成果二等奖,2023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10-31
  •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心理测量专委会中国心理学会2024年10月21日 09:01北京在人工智能时代,心理测量与测验领域历经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已经被广泛用于心理测量指标的开发、心理测验工具的研制及优化。人工智能在心理测量与测验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定于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1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心理测量与测验”,会议将重点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心理测量与测验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发展。大会将邀请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系统介绍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前沿方法、技术及应用成果。热忱欢迎各位学界同仁和研究生前来参会。一会议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心理测量与测验二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承办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协办单位:凯里学院、贵州省社会心理学学会顾问:车宏生、余嘉元、戴海琦大会主席:赵守盈学术委员会:张敏强(主任)、甘怡群(副主任)、董圣鸿、傅根跃、王力、黎坚、曾平飞、涂东波、骆方组织委员会:方平(主任)、徐建平(副主任)、罗峥、卞冉、陈海平、程超、杜林致、李英武、李中权、彭恒利、孙健敏、董长江、王蕾、肖玮、谢晶、闫巩固、张颖执行委员会:罗禹(主任)、陈维、罗杰、程刚、曾练平、高旭亮、刘国庆、赵鹏娟、许爽、裴子钊、姚成奎三会议时间、地点和日程安排1.会议时间: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15日。13日全天报到,14-15日正式会议。2.会议地点: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东校区。3.会议日程:日程安排简表见附件,具体日程在第二轮通知中公布。四论文投稿本次年会设主旨报告、分组报告、研究生论坛等环节,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同学及各界人士踊跃投稿。1.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11月30日。2.投稿提交方式:会议摘要请发送至邮箱psychometric2024@163.com。提交时邮件主题及投稿文档请命名为“×××(第一作者姓名)参加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摘要”。3.摘要写作格式要求如下:(1)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中文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英文用Time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字,不超过800字。1.5倍行距。(2)论文摘要内容要求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电子邮箱地址、联系电话、摘要全文(其中,关键词3~6个,之间用逗号分开)。五会议注册缴费1.会议注册费标准:参会代表1000元,中国心理学会在册普通会员800元,在读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500元,中国心理学会在册学生会员400元。2.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收费并开具发票,具体缴纳方式在第二轮通知中公布。3.参会代表在会议期间的交通费和住宿费均自理。六参展单位邀请诚邀相关学术界与产业界人士参加本次会议,热忱欢迎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会,共同推动心理测量与测验的研究及应用发展。请有意参展的单位于12月6日前发送邮件至psychoassessment@163.com或联系罗老师(电话:18786670954),邮件主题“心理测量与测验年会参展”,请附单位基本情况介绍、相关业务说明等。七会务组联系方式陈维(贵州师范大学),15285959353罗杰(贵州师范大学),18786670954罗峥(专委会秘书处),13661135915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2024年10月21日
    2024-10-21
  • 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眼动心理专委会中国心理学会2024年10月20日 09:02北京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拟于2024年12月21日-22日在河南新乡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河南省心理学会、河南大学心理学院、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协办。诚挚邀请眼动研究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本次大会。一、会议主题数智时代眼动追踪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二、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协办单位:河南省心理学会、河南大学心理学院、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 席:白学军(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席:陈庆荣(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国杰(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闫国利(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 书:张慢慢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陈黎静、陈栩茜、陈中廷、崔磊、丁锦红、高晓雷、高笑、高在峰、谷璜、顾俊娟、韩海宾、侯友、胡笑羽、贾磊、贾宁、江新、姜英杰、康廷虎、李兴珊、梁菲菲、梁竹苑、林楠、刘萍萍、鹿士义、彭微微、屈青青、申薇、隋雪、谭滢滢、仝文、王福兴、王敬欣、魏玲、闻素霞、吴岩、熊建萍、杨海波、杨锦绵、药盼盼、臧传丽、张锦坤、张慢慢、张运红、周钧毅、周蕾会议筹备组:罗红艳(组长)、陈勇(组长)、苗学杰、康淑霞、肖广军、衡书鹏、刘小先、全金梁、张晓阳、熊建萍、孙文梅、张振、张炀、张利会、党清秀、李双双、张瑞、李云云等三、会议时间、地点及日程安排1.会议时间: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2.会议地点: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3.主要日程:12月20日,全天报到。12月21-22日,开幕式、大会报告、分组报告、闭幕式。四、会议征稿1.征文主题本次会议征文涉及借助眼动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主题涵盖但不限于眼动控制机制、语言加工、场景知觉、社会发展、跨文化研究、特殊群体发展、人因工程、广告/消费心理、驾驶行为和运动心理等。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研讨如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理论与行为研究。2.投稿要求本次会议将设主题报告、分组报告等学术交流环节,欢迎专家学者、老师、同学及各界人士踊跃投稿。会议摘要以电子文稿形式提交,具体写作格式要求如下:(1)会议摘要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以Microsoft Word编辑。中文用宋体5号字,不超过800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字,不超过800字。单倍行距。(2)摘要内容要求包括:摘要题目、作者姓名、作者通讯地址(含单位全称、院系部门、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地址、联系电话、摘要全文(其中,关键词3至6个,之间用逗号分开)。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摘要格式。请将论文摘要电子word文档发至会务组专用邮箱hnupsycho@126.com。邮件主题及投稿文档命名为“×××(第一作者姓名)参加眼动专委会2024学术会议摘要”等字样。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0日。3.欢迎专家学者组织会前/会后工作坊,有意组织工作坊的老师请与会务组联系商议。五、会务事项1.参会人员欢迎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其他分支机构的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参会。2.注册缴费(1)会议注册费标准:中国心理学会在册普通会员1000元,非中国心理学会会员1200元,中国心理学会在册学生会员500元,在读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600元。(2)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收费并开具发票,缴费方式详见第二轮通知。(3)参会者会议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六、会务组联系方式联系人:刘小先(河南师范大学),13569853542张振(河南师范大学),17737355922张炀(河南师范大学),17537417138联系邮箱:hnupsycho@126.com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10月20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