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AI心理测评企业创始人的焦虑症病史自述
日期:2022.06.15   来源:湖南检信智能
检信ALLEMOTION

 前言:我作为一名焦虑症经历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了?主要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首先我要告诉大家,每个人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也要让心脑有适当的放松与休息,以便让心脑机能的保持适度弹性;第二:在当今既有竞争也有机遇的社会环境下,学习、生活与工作压力是正常的,做到心理情绪问题早筛查、早干预、早疏导,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要加强心理筛查与疏导工作;第三:即使有心理障碍症状,也不用恐慌与紧张,在国外发达国家心理疾病就如感冒发烧一样,它是一种普通常见的疾病,但我们要加强心理障碍疾病的认识,做到有问题早诊断、早治疗。

222.png


2019年在我国万家团聚的春节之际,新冠疫情突袭湖北省会城市“江城”,这次疫情我们没有想到现在还没有看到结束的迹象。它不仅打乱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规律,学生不能正常上课,职员居家办公,小孩没有机会带他们坐飞机、高铁出去旅行。由此疫情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莫名的心理压力与社会恐惧。

我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老大2020年这一年正是中考的关键时刻,现在更何况我国中考分流政策因素,相比高考的升学概率更小,学习不能因为疫情就有半点松懈;上半年每天在家坚持上网课复习学习。6岁老二和3岁老三这段时间只能闷在家里,由于两个小的性格都有点好强,玩不到一块就变得暴躁,易发怒,慢慢他们性格有点压抑。我们家老大6岁以前,我们每周都一定会安排带她到公园或者游乐场所体验童趣。可是疫情,网友们调侃,算命先生说近年一定会被情所困,原来不是爱情,还是疫情。因此,我看到自己孩子有时玩得无聊,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和触痛,也不禁联想到青少年心理状态对父母、对孩子成长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由于这两年疫情公司业绩受到冲击很大,我三个小孩的学习及生活也需要照顾与关心,小孩妈妈也有自己独立的外贸出口业务,疫情期间晚上也经常与客户网上联系,我整个家庭生活作息也变得没有规律,有时晚上两点睡觉,早上晚起。我个人也热爱工作,疫情期间在家也经常操作电脑,注意力过度集中,大脑没有得到有效放松训练,不时感觉到颈部脖子酸痛。

生病是人之常事,在2020712日,我由于肠道消化不好,去医院做个复检,在这次就医等待中,医院走廊人多,声音嘈杂,我感到颈部酸痛,突然就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口干等症状,由于我正常就医属于肝肠科,医生对我的突发症状也不太了解,要求我去急诊科进行检查。在生理危机的情况下,我独自艰难的下楼,走到另外一栋急诊科,急诊科医生看到我的病情危机,立马一番望、闻、问、切,虽然生理情况表现严重,但是凭他们职业能力没有生命危险,医生心情就放松了很多,安排做了包括大脑CT在内的全身检查,除了血压呼吸生理参数不正常外,没有其他的躯体性疾病,全身检查完后让我就地休息半个小时,生理情况就慢慢恢复了正常。由于这是我初次出现这个症状,当时也没有太注意联想到是心理问题,同时医生也没有告诉我具体发病原因,让我直接回家休息休息就可以啦。

所以在以后的两个月时间内,除了有时头晕症状外,没有再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心理疾病就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在合适的场景总会有再捉弄你的机会。

2010919日,我的咽喉不舒服,吃饭容易哽噎,尤其是吃有辣味的食物咽喉很容易感到刺痛,这次我又去了湖南中医附一医院检查就诊,记得当天是上午,看病的是一位主任医生,我做完喉镜检查后,在等老医生确诊意见的过程中,突然又是头昏,心悸、呼吸困难、口干等症状,整个发病症状在不到五分钟就联动起来。当天这里的医生服务比较好,立马安排我在就近一间检查室里躺着休息,这次我有了上次的发病经历,相对没有那么恐慌,再次休息半个小时起来喝水之后,这位咽喉科医生肯定了我的病情是躯体性障碍,立马安排我住院治疗,我有了门诊医生的住院证明一切都很顺利办理了住院手续,由于这是一家中医为主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在康复科安排了一位中医学的博士生主治医生,他给我进行了会诊之后,又再次照片,CT全身检查,除了脖子颈部有点躯体性变形外,还是没有发现我有任何躯体性的问题,就给我安排了中医推拿、针灸、拉伸等治疗,住院这次时间是两个星期,每天安排中医理疗做完之后感觉是轻松些。由于我工作繁忙,在中医治疗完了,也没有其他事情,我一般就回家休息,也好方便照顾好小孩的生活,其中一天我个人上班开车想回医院做理疗的途中,在出了办公室,行车不到5分钟距离,就感觉呼吸、头昏等症状又突然来了,我来不及右转向到马路旁边停靠,立马把车减速停在行车道上,开了警示灯,打开车门躺在后排椅子上,第一件事就呼叫了120救护车,再打电话叫我同事来帮我开车回去,由于这次正好上下班时间,救护车等了半个时间才到,由于我情绪没有放松,救护车上医生见我情况后,立马就说我这个是焦虑症,并且也非常专业地与我沟通交流,安慰让我放松情绪,他知道我在中医附一医院住院之后,立马就直接送到了住院部。这就是我发病之后第一次听医生说我是典型的心理焦虑症。

半个月住院时间一晃就结束了,主治医生宋博士要求我办理出院手续,由于主治医生没有提及过我是什么病情,因为平时表现也基本正常,他们也没有特别关注我,在我个人强烈要求给我一位专业的心理医生做会诊检查,确认住院治疗效果之后,主治医生宋博士才给我联系了精神科的一位姓王医生安排沟通情况,给我开单做了一次无线蓝牙监测心率生理参数检查项目,当时检测完后这个心理医生也没有说什么问题,就这样我办理了出院手续。

这次出院,我个人当时认为即使是心理焦虑症,中医按摩推拿应该会有好转,但是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头部感觉头昏、心慌、坐立不安等发病症状频次越来越高,非常不正常,2020112日我立马去了我们湖南省脑科医院挂号就诊,这个专科医院科室分明,有精神科和躯体性心理科,癫疯科室等,由于上次医生特意提起我是躯体性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所以这次我还特意选择了脑科医院一位躯体性心理科主任医生,主任医生问了我就情况,就非常肯定给我确诊为为躯体性心理障碍,因为这是一家专科医院,又是主任医生,我当时没有任何意见就按照主任医生安排住院,在躯体性心理科室住院部办理了住院手续,这次我住院的责任医生是位女性潘医生,她也给我安排了全身检查,做了头部CT,抽血,以及电极及脑电波等各项检查,这次检查还是颈部脖子躯体有不适之外,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值升高69(正常5-15),患脑中风等疾病概率高。后来把这个指标降下来也是我这次住院的一个收获。

由于她们是属于躯体性心理科室,心理疾病躯体性原因一般都是大脑血栓变细或者阻塞导致大脑缺氧引起头痛及心理障碍,在了解我的大脑CT没有发现问题之后,主任医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是由于我的心理疾病他们没有看到严重症状,住院期间我的状态就如正常一样,另一方面她们已经给我作为躯体性心理疾病住院治疗,我想也不愿意就此转科室或者立马出院休息,所以一天也就是输液一次,基本也就算住院观察,这次住院10天时间中没有碰到严重的急性发作,由于这是省的专科医院,所以我没有提出其他意见,住院时间结束就按照医生意见办理了出院手续。

任何事情能有完美结局那是更好。我出院之后,还是感觉头昏、心悸、心神不定,由于我了解自己病情,一般就及时调整,其中一天晚上半夜三点我睡觉醒来,突然感觉心慌、胸闷,这是睡觉时间半夜三更我第一次出现这个症状,便变得恐惧。这次我又来到湘雅附二医院精卫科,挂了精神科主任医生徐教授就诊号,她是湘雅医学院心理学教授,见到我的情况之后,确证属于典型的焦虑症,给我开了一种是降压类西药,一个是解闷类中成药、还有一个是激素类药物。她非常有自信地让我回去先吃一段时间,再来复查,我当时也非常欣慰没有要求我住院治疗,因为我已经有了两次住院治疗的经历了;同时医生嘱咐要保持适当的运动,但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注意饮食作业习惯,尤其是不能熬夜和喝酒。回家之后,我尽管对治疗效果保持有一定的怀疑,但还是如一个小学生和老师关系一样,吃药时间和份量言听计从,吃完一个月的剂量之后,睡眠、头晕、心悸症状在强度和频次方面感觉有明显好转,再复检续买了一个疗程的同样规格的药物。

我治疗一共三个月时间,就基本恢复到正常的情绪状态水平,而且以前的脖子、腰部疼痛,以及平时肠道消化不良,饮食梗咽、打嗝,吃一点带有辣味食物咽喉就感觉刺痛等症状也都自然好了。我这才真正认识到心理疾病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而且影响到生理健康;也感受到心理疾病原来就如感冒一样,只要及时就医,没有什么恐惧之处,只要自己正确认识心理情绪,正确面对心理问题,做到心理健康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对我们社会群众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人云:有得有失,焉知非福!当然事情都要从两个方面看待问题,我个人通过心理焦虑发病史,也有一定的收获和感受。

第一:我有幸成为中国心理学学会一员

在我治疗期间,也不断查阅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发病症状,学习心理量表的知识结构,通过大量的知识阅读及心理模型的学习,我也蜕变成半个心理咨询师,由于我以前也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组织的活动,积极向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标准靠拢,通过组织考察,并于2020年在中国心理学学会李红老师,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申寻兵博士的荐下,成为中国心理学学会一员。

第二:完成了检信ALLEMOTION多维度心理测评系统的开发工作

因为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家长不够重视。现有学校群体性人群心理量表筛查时间长,选择答题结论不够客观,心理咨询及治疗职业师资短缺等现状,导致青少年心理情绪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筛查、疏导与监测。由于我个人即是一名心理障碍亲身经历者,深切感受到心理障碍对自身精神及生活压力产生的痛苦,同时也是三个小孩的父亲,我联想到社会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的严重性,不禁想到检信智能在心理情绪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实现应用创新,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因子-心理障碍模型,来量化分析筛查心理健康,这样检测时间短,用户体验感好,而且可以实现高频的群体性人群心理筛查。

机会总是优先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把这一想法第一时间与我焦虑症湘雅附二医院主治医生,湘雅医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老师做了沟通,并详细介绍了湖南检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情绪识别的开发成果。徐老师非常支持的这个方案,带领团队查阅资料,在2021816日,协助我们完成了检信ALLEMOTION多维度心理测评系统V1.0的开发工作。后来,徐老师专家团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对我们系统提出了升级方案,建设一个检信ALLEMOTION心理专家知识决策系统,主要包括不同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特征、治疗方案等综合性决策方案,在原来机器智能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机器智能辅助诊断的解决方案。

这样检信ALLEMOTION不仅解决了目前社会群体性心理筛查难的问题,也解决了社会职业师短缺的问题,真正实现心理筛查、心理预警及心理辅助诊断一站式解决方案。检信ALLEMOTION心理测评系统实现了2.0版本的升级与创新。在20223月入选平江县卫健委健康管理中心的心理体检项目,已顺利实现了产品的交付与应用。检信Allemotion心理情绪测评系统,是检信智能在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心理学教授团队一起历经6年的开发成果累计申请了15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情感-心理因子建模应用技术上,领先于谷歌、Facebook、微软等AI巨头企业,能为教育、社区、公务员、部队、大型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四级数据监测管理和科学危机预警的云平台解决方案。

最后,我还是特别强调一个事实,目前我们心理障碍疾病80%是属于抑郁症、焦虑症,抑郁焦虑共存这三种情况,抑郁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主要因为生活和工作压力负向情绪原因,为心所困,没有及时得到释放、疏导所致,时间已久属于心病;焦虑症是由于人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让大脑长期高负荷运行,紧张所致,属于脑病,因此焦虑症也是现代城市人群典型的劳累病概念。不管你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处于什么状态,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请阅读我文章的朋友要一定理解一名焦虑经历者的深切感受和体会,在心理健康上不能马虎,做到更好地关注自己、关爱家人和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因心理健康而更加美好和幸福。

相关推荐
  • 检信智能圆满完成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参展工作
    检信智能圆满完成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参展工作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于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展示会全面展示了科技创新成果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实验室设备、信息化设备及教学软件、功能/学科教室设备,AI心理测评、音体美设备等,涵盖教育领域各个应用场景。参展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255家,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3%。 检信ALLEMOTION 多维度心理情绪测评系统依托机器红外视觉识别技术采集人脸视频数据,结合心理计算大模型及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架构,预测筛查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本次展会与广大客户群体深入交流学习,获得了很多用户意见及认同,对我们检信品牌AI心理情绪识别具有很大的价值与作用。 湖南检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语音情绪识别,人脸表情识别,面筛情绪识别,眼动情绪识别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的人工智能型企业,并结合湘雅医学院心理专家团队心理情绪分类模型,首创检信 Allemotion OS心理情绪开发平台, 应用开发有多维度AI心理测评系统、岗前安全评测系统和心理意图分析系统等主导产品。 检信智能聚焦于心理情绪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经过8年的企业创新发展历程,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2019年获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21年获得国防科大国科平台优秀创新奖,2022年非接触式无创伤心理情绪监测核心技术荣获国家科技部发明创新创业成果二等奖,2023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10-31
  •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心理测量专委会中国心理学会2024年10月21日 09:01北京在人工智能时代,心理测量与测验领域历经了显著的变革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已经被广泛用于心理测量指标的开发、心理测验工具的研制及优化。人工智能在心理测量与测验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定于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1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心理测量与测验”,会议将重点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心理测量与测验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发展。大会将邀请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系统介绍心理测量与测验的前沿方法、技术及应用成果。热忱欢迎各位学界同仁和研究生前来参会。一会议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心理测量与测验二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承办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协办单位:凯里学院、贵州省社会心理学学会顾问:车宏生、余嘉元、戴海琦大会主席:赵守盈学术委员会:张敏强(主任)、甘怡群(副主任)、董圣鸿、傅根跃、王力、黎坚、曾平飞、涂东波、骆方组织委员会:方平(主任)、徐建平(副主任)、罗峥、卞冉、陈海平、程超、杜林致、李英武、李中权、彭恒利、孙健敏、董长江、王蕾、肖玮、谢晶、闫巩固、张颖执行委员会:罗禹(主任)、陈维、罗杰、程刚、曾练平、高旭亮、刘国庆、赵鹏娟、许爽、裴子钊、姚成奎三会议时间、地点和日程安排1.会议时间: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15日。13日全天报到,14-15日正式会议。2.会议地点: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东校区。3.会议日程:日程安排简表见附件,具体日程在第二轮通知中公布。四论文投稿本次年会设主旨报告、分组报告、研究生论坛等环节,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同学及各界人士踊跃投稿。1.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11月30日。2.投稿提交方式:会议摘要请发送至邮箱psychometric2024@163.com。提交时邮件主题及投稿文档请命名为“×××(第一作者姓名)参加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摘要”。3.摘要写作格式要求如下:(1)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中文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英文用Time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字,不超过800字。1.5倍行距。(2)论文摘要内容要求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电子邮箱地址、联系电话、摘要全文(其中,关键词3~6个,之间用逗号分开)。五会议注册缴费1.会议注册费标准:参会代表1000元,中国心理学会在册普通会员800元,在读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500元,中国心理学会在册学生会员400元。2.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收费并开具发票,具体缴纳方式在第二轮通知中公布。3.参会代表在会议期间的交通费和住宿费均自理。六参展单位邀请诚邀相关学术界与产业界人士参加本次会议,热忱欢迎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会,共同推动心理测量与测验的研究及应用发展。请有意参展的单位于12月6日前发送邮件至psychoassessment@163.com或联系罗老师(电话:18786670954),邮件主题“心理测量与测验年会参展”,请附单位基本情况介绍、相关业务说明等。七会务组联系方式陈维(贵州师范大学),15285959353罗杰(贵州师范大学),18786670954罗峥(专委会秘书处),13661135915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贵州师范大学2024年10月21日
    2024-10-21
  • 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眼动心理专委会中国心理学会2024年10月20日 09:02北京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拟于2024年12月21日-22日在河南新乡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河南省心理学会、河南大学心理学院、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协办。诚挚邀请眼动研究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本次大会。一、会议主题数智时代眼动追踪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二、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协办单位:河南省心理学会、河南大学心理学院、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 席:白学军(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席:陈庆荣(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国杰(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闫国利(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 书:张慢慢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陈黎静、陈栩茜、陈中廷、崔磊、丁锦红、高晓雷、高笑、高在峰、谷璜、顾俊娟、韩海宾、侯友、胡笑羽、贾磊、贾宁、江新、姜英杰、康廷虎、李兴珊、梁菲菲、梁竹苑、林楠、刘萍萍、鹿士义、彭微微、屈青青、申薇、隋雪、谭滢滢、仝文、王福兴、王敬欣、魏玲、闻素霞、吴岩、熊建萍、杨海波、杨锦绵、药盼盼、臧传丽、张锦坤、张慢慢、张运红、周钧毅、周蕾会议筹备组:罗红艳(组长)、陈勇(组长)、苗学杰、康淑霞、肖广军、衡书鹏、刘小先、全金梁、张晓阳、熊建萍、孙文梅、张振、张炀、张利会、党清秀、李双双、张瑞、李云云等三、会议时间、地点及日程安排1.会议时间: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2.会议地点: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3.主要日程:12月20日,全天报到。12月21-22日,开幕式、大会报告、分组报告、闭幕式。四、会议征稿1.征文主题本次会议征文涉及借助眼动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主题涵盖但不限于眼动控制机制、语言加工、场景知觉、社会发展、跨文化研究、特殊群体发展、人因工程、广告/消费心理、驾驶行为和运动心理等。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共同研讨如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理论与行为研究。2.投稿要求本次会议将设主题报告、分组报告等学术交流环节,欢迎专家学者、老师、同学及各界人士踊跃投稿。会议摘要以电子文稿形式提交,具体写作格式要求如下:(1)会议摘要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以Microsoft Word编辑。中文用宋体5号字,不超过800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5号字,不超过800字。单倍行距。(2)摘要内容要求包括:摘要题目、作者姓名、作者通讯地址(含单位全称、院系部门、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地址、联系电话、摘要全文(其中,关键词3至6个,之间用逗号分开)。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摘要格式。请将论文摘要电子word文档发至会务组专用邮箱hnupsycho@126.com。邮件主题及投稿文档命名为“×××(第一作者姓名)参加眼动专委会2024学术会议摘要”等字样。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0日。3.欢迎专家学者组织会前/会后工作坊,有意组织工作坊的老师请与会务组联系商议。五、会务事项1.参会人员欢迎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其他分支机构的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参会。2.注册缴费(1)会议注册费标准:中国心理学会在册普通会员1000元,非中国心理学会会员1200元,中国心理学会在册学生会员500元,在读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600元。(2)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收费并开具发票,缴费方式详见第二轮通知。(3)参会者会议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六、会务组联系方式联系人:刘小先(河南师范大学),13569853542张振(河南师范大学),17737355922张炀(河南师范大学),17537417138联系邮箱:hnupsycho@126.com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10月20日
    2024-10-21